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俳”三十年的成败与今后的革新——以自作汉俳百首为例
引用本文:王向远.“汉俳”三十年的成败与今后的革新——以自作汉俳百首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2).
作者姓名:王向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日本“俳谐”一词及俳谐体的观念源自中国,后来产生了日本独特的微型诗体“俳谐”(近代以后称“俳句”).近百年来周作人、赵朴初、林林、李芒、晓帆等人对日本俳句的译介和创作,使汉俳在近三十多年来颇有创作声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汉俳的理论建设滞后,特别对俳谐及汉俳的美学特质的认识和探讨还很薄弱.许多作者以中国古典汉诗词的创作思路与语言习惯来写汉俳,颇似诗词长短句;有的虽用白话,却写成了“五七五”音节的豪言壮语、政治口号.笔者以尝试写作的百首汉俳为例,主张汉俳既然是“俳”,就应该具有轻妙、鲜活、潇洒、超越、机智、诙谐的俳意和俳味,在题材上应该着眼于日常化、个人化、生活化的卑俗题材,以写生、自况、讽喻、酬唱为主,务必使用俗语俳言,务求小巧轻妙、稚气清新、化俗为雅,这样才能对中国传统古典诗词的思维惯性加以转换,对一本正经的板正、暮气沉沉的老到,言志载道的传统士大夫气及诗词雅言的陈词滥调加以反思和清理,从而丰富我们的诗歌表现与审美趣味.

关 键 词:俳谐  俳句  汉俳  俳人  俳味  俳谐精神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