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战国时代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摘    要:战国时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的各个学派不仅探讨社会、政治、人生问题,也在研讨自然的奥秘,世界的本源。诗人屈原在《天问》中问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昭明暮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由识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问的是宇宙的开端,世界的本质,对阴阳三合的宇宙论在进行思索。在这个时期,阴阳五行理论开始向理论化和条理化的方向发展,从宇宙论向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过渡,然后进一步扩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形成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为统一天下的政治服务。从《易传》到《管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展的大趋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