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育活动中如何对待“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
引用本文:张正江.德育活动中如何对待“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45-52.
作者姓名:张正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道德价值教育与道德事实教育研究”,项目负责人:张正江
摘    要: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学界对孔子的“亲亲相隐”论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多数人肯定“亲亲相隐”论,并给予其重新解读。其反面“大义灭亲”则应当冷静对待。从伦理学理论上看,“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的矛盾就是“孝”与“公正”的矛盾,需要在一个对“孝”与“公正”的关系有明确界定的、科学而成熟的规范伦理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够获得正确的答案。但当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没有这样的伦理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康德的道德定然律令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理“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的问题。

关 键 词:亲亲相隐    大义灭亲        公正    道德对话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and Covering up for Relatives in Education
ZHANG Zhengjiang.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and Covering up for Relatives in Education[J].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6,3(4):45-52.
Authors:ZHANG Zhengjia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