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演讲2000
引用本文:大江健三郎,王新新.北京演讲2000[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13.
作者姓名:大江健三郎  王新新
摘    要:在我身上,同时存在着不得不深入自我内部的倾向和试图向社会、向世界开放自我的态度,这造就了我的文学.我在萨特身上学会了参与社会.不断重复着回到个人内心这个课题同向社会、向世界开放自我的课题相结合的原点后再重新起步的循环.这也是一个"包含差异的重复".自<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与中心对抗的边缘"根据地"的模式,并借助米哈伊尔·巴赫金的荒诞现实主义理论,开始有意识地强化这种小说的方法.在探讨某个国家某个时代文学的丰富程度和广度、深度时,"Capability"和自由的概念是行之有效的标准.尽管在看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我依然从现、当代中国文学家们的步伐中看到了巨大连续性.<老井>和<红高梁>等恢弘的长篇显示出了中国小说家们的才气、方法和能量,同时也显示出,中国未来应该实现的"Capability"是丰富、广大和深远的.

关 键 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我的文学  边缘与中心  包含差异的重复  Capability  北京  演讲  Speech  能量  小说家  当代中国  显示  红高梁  老井  连续性  文学家  标准  自由的  Capability  深度  程度  时代文学  国家  方法  强化
文章编号:1672-8254(2008)02-0005-09
修稿时间:2007年10月22

Beijing Speech 2000
Kenzaburo Oe,WANG Xin-xin.Beijing Speech 2000[J].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8(2):5-13.
Authors:Kenzaburo Oe  WANG Xin-x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