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雪畸人死抱琴"——明末至民国年间邝露形象的演化与流传
引用本文:丁蕾."海雪畸人死抱琴"——明末至民国年间邝露形象的演化与流传[J].学术研究,2008(11).
作者姓名:丁蕾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明代广东文人邝露的传记、画像和据说是他遗物的"绿绮台琴"的演化和流传,探讨从明清到民国数百年间,邝露的形象如何从一个放荡不羁的诗人,逐渐演变为"抱琴殉国"的民族英雄。自邝露去世后,本地文人对邝露的事迹有意无意地不断作出选取、增减和加工。其后,偶然的机会使绿绮台琴与邝露产生了联系。从实物到拓本,甚至绘入画像,多样的再现形式又扩大了"琴"的收藏范围和丰富了人们对邝露与琴的故事的想象。"人"与"物"同时出现在邝露画像这一载体中,再让人与物的故事得到更加直接生动的体现。最后,集人、事、物于一身的邝露画像被不断临摹和复制,使其"抱琴殉国"的节烈形象牢牢地印记在许多民国知识分子的脑海中,成为他们抗战期间藉以表达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形象。

关 键 词:邝露  明清  民国  广东  抗日战争

The Evolution and Spread of the Figure of Mr. Kuang Lu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ng Lei.The Evolution and Spread of the Figure of Mr. Kuang Lu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J].Academic Research,2008(11).
Authors:Ding L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