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由“君子好逑”的解释史看汉宋之别——以郑玄与朱熹为例
引用本文:张向荣.由“君子好逑”的解释史看汉宋之别——以郑玄与朱熹为例[J].理论界,2009(12):104-106.
作者姓名:张向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关雎》是《诗经》第一篇,也是经学史上极重要的经典文本。从经学解释史的角度看,历代学者对《关雎》的理解众说纷纭。例如“君子好逑”的“好逑”二字在汉、宋学者笔下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其中,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用“和好怨仇”解释“好逑”,目的是用“后妃之礼”来贯穿全诗,而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用“好配偶”解释“好逑”,目的是用“后妃之德”来贯穿全诗。这种解释差异,从思想史意义上反映出经学史上的“汉棠之别”在经典解释中的具体体观.

关 键 词:《关雎》  君子好逑  汉宋之别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