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他者剥削还是自我剥削?——重审数字化时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理论
引用本文:陈洋洋.他者剥削还是自我剥削?——重审数字化时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理论[J].天府新论,2022(5):28-37.
作者姓名:陈洋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文明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编号:21&ZD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理解为一种“他者剥削”即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并对此加以否定,从而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时代“自我剥削”的新剥削理论。这种“自我剥削”实质上是一种沉湎于“自我实现”幻象中的新异化,其深刻呈现出数字化时代资本主义从“使人活”到“使人自愿活”的全新变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自我剥削理论的基础性论点,即新自由主义体系中工人阶级的消失使得身处其中的主体无法联合为无产阶级进行反抗,实质上犯了一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所谓自我剥削,实质上仍然是马克思语境中的剩余价值剥削。韩炳哲的根本错误在于陷入了一种“资产阶级眼界”,停留于观念层面的认识。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剥削理论的关键并不在于他者剥削还是自我剥削,而在于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抵达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本质。

关 键 词:他者剥削  自我剥削  剩余价值理论  资产阶级眼界  政治经济学批判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