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韦伯论中国的社会和宗教
引用本文:任志安.韦伯论中国的社会和宗教[J].学术交流,2006(11):23-28.
作者姓名:任志安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马克斯.韦伯(M axW eber)在其引起强烈反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设: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动力分析相对应的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对于中国社会和宗教所作的出色研究。韦伯的论点为:中国自秦代以来拥有统一帝国式的持久和平,人民有广泛的迁徙自由,货币经济也十分发达,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理性化的经济秩序并未在这片国土上产生出来,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家产制的官僚制及其掠夺性的政治资本主义;其二是儒教和道教的精神特质阻碍了包括信任关系在内的经济理性化的发展,使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胎死中。韦伯的分析认为:受儒教和道教浸淫的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气质使得制度创新和理性化丧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韦伯的观点对我们是富有启迪的。

关 键 词:韦伯  宗教  儒家
文章编号:1000-8284(2006)11-0023-06
修稿时间:2006年4月20日

Weber's Opinions on China's Society and Religion
REN Zhi-an.Weber''''s Opinions on China''''s Society and Religion[J].Academic Exchange,2006(11):23-28.
Authors:REN Zhi-an
Abstract:
Keywords:Weber  religion  Confucia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