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精神现象考古的知性价值与文化学意义--读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
引用本文:吴根友.精神现象考古的知性价值与文化学意义--读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J].江汉论坛,2002(8):94-95.
作者姓名:吴根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430072
摘    要:如果说,20世纪初,以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戴震研究,凸显了戴震哲学的现代性价值,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哲学界的戴震研究则主要展示了戴震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其突出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徽学术界同仁整理、出版了《戴震全书》和《戴震全集》,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戴震提供了最为丰富、全面的资料。二是以周兆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对戴震与“新安理学”,进而上溯到朱子学的关系进行了明晰的考察,而以实证材料揭示了戴震与朱子一系的“理学”的学脉关系,揭示了清代哲学与宋明理学的继承性一面,补救了侯…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