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新人文主义思潮的文学品性
引用本文:朱寿桐.论中国新人文主义思潮的文学品性[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45(3).
作者姓名:朱寿桐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中文系
摘    要:中国新人文主义思潮包括直接继承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学衡派和梁实秋的文化运作,以及未受白璧德影响但在精神上与之契合的观念运作,主要出白干新人文主义先驱者辜鸿铭和各个世代的新儒家.这一思潮偏向于对文学资源的片面开发,思潮的运作者对新人文主义的服膺与契合意向往往侧重于文学写作、文学批评或文学研究文本.新儒学家们在尊崇传统文化和揭示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意义上言说中国文学史现象,其文字属于文学的学术本体的写作结果,辜鸿铭以及学衡派文人通过文学视角进行社会批评、文化批评和文明批评,其新之于文学领域的基本建树主要体现在批评本体意义上.

关 键 词:新人文主义  文学品性  学术本体  批评本体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