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格尔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卓识与偏见
引用本文:颜健.黑格尔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卓识与偏见[J].河北学刊,1985(2).
作者姓名:颜健
摘    要: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对东方文化的一些看法,其中也对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作了某些评价。这些评价,有的比较中肯相当深刻,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但有好些地方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资产阶级偏见。 关于《易经》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郑重提到《易经》。他认为《易经》是研究宇宙间最根本的原理原则的书,它“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具有绝对的权威,已经“达到了对于纯粹思想的意识”,但是还很肤浅,不够深入,找不到有意义的认识。(《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12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黑格尔认为《易经》的两个基本形象是阳与阴——两仪,符号是和。阳代表完善、父、男、一元、肯定,阴代表不完善、母、女、二元、否定。两仪重叠,就成四象:即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如果三个一叠,便有八个形象,成为八卦;即天(乾)、泽(兑)、火(离)、雷(震)、风(巽)、水(坎)、山(艮)、地(坤)。如果六个一叠,很自然地便成为六十四卦。 他从《易经》的种种符号中,看出了深刻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如乾与坤、天与地对立,兑与艮、泽与山对立。但一下子就由最抽象的范畴过渡到最感性的概念,过于迅速,就显得空虚而难以捉摸。从而对思辨的哲学并无意义,从其中是“找不到经过思想的必然性证明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