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期刊视角:《七月》《希望》的“现实主义”行迹考叙
引用本文:张昱娟.期刊视角:《七月》《希望》的“现实主义”行迹考叙[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4-27.
作者姓名:张昱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    要: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 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 年复刊时更名为 《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 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关 键 词:《七月》  《希望》  现实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收稿时间:2014/12/15 0:00:00

View of Periodicals: "Realistic" Study on July and Hope
ZHANG Yu-juan.View of Periodicals: "Realistic" Study on July and Hope[J].Journal of Xichang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1):24-27.
Authors:ZHANG Yu-juan
Institution: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Keywords:July  Hope  realism  subjective fighting spirit
点击此处可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