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死之“思”——《蛙》与《时时刻刻》的比较阐释
作者姓名:王楠  褚萌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北京 100875,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阶段成果之一(SK22B2015024)
摘    要:文学中,死亡母题是人类在现实中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之后建构的死亡诗学。20世纪以来,随着死亡的艺术化处理和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呈现“和而不同”的态势。莫言的《蛙》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便是一例。莫言把生死之际“此在”的可能性以“延生”的生育方式提供“向死而在”的“在”的可能性,坎宁安则通过三个历时共“在”的“向死”个体,表达个体濒死的能动性、选择性和责任感。虽然两个文本中主人公的畏死和濒死的体验不同,却在“延生”和“向死”的文学话语上表达了异质同构的“死”之思。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永远处于“尚未抵达”的恒久状态,面对生命的绝对紧迫性,敞现向死而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根本现实,是人类无法逃遁的难题中最为反思性的主题。

关 键 词:死亡  《蛙》  《时时刻刻》  比较阐释
收稿时间:2016-04-25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