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辨正
引用本文:赵家栋.《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辨正[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1):18-21.
作者姓名:赵家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湘潭,411201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摘    要:何剑丽、黄大祥二位先生在《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中辨释了九则语词,其在语词考辨释义上不乏精当之论.如对“谈许”、“当情/辟情”等语词的辨释。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辨正了《辨释》一文中“心点点”、“割缚”、“该论/口该”及“抛敲/抛直/抛挟”四则释义。在汉语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地识读文献,选择最好的善本。就敦煌文献来说,从事研究一定要核对原有写卷,要对敦煌写卷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特别是做敦煌文献语言文字学研究。黄征先生在《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要论》中提出了研究敦煌语言文字学十条必须注意的方面,即:1.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训诂学根底;2.必须具备俗语言文字材料的考证能力:3.必须注意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互相证发:4.必须精通敦煌写本的书写、校勘符号系统:5.必须大量阅读敦煌写本原卷真迹资料;6.必须熟悉所涉敦煌文献的基本内容;7.必须掌握敦煌文献资料的目录检索:8.必须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9.不得妄改敦煌卷子原文:10.不得臆测文意随便发挥。这些方面当为我们从事敦煌文献语言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原则,然《辨释》一文或多或少远离了上述原则。因此,我们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运用前人汉语俗字研究的成果,试着从传统训诂学、汉语音韵学以及汉语词汇学理论角度出发,对《辨释》中的几则词语考释予以辨正。

关 键 词:汉语  汉语词汇史  敦煌文献  词语辨释  训诂学  音韵学  俗字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