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南北民族迁徒与文化交流论炎帝遗迹
摘    要: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古有熊氏的裔支西迁入个甘肃天水、有娇氏族的裔支迁入渭水南的近秦岭地区。仰韶文化时期,“二族”通婚派生出炎帝民族,居于今宝鸡市南姜城堡一带。其支族共工南徙中原、烈山氏往南迁,经汉水至今湖北随州。龙山文化时期,“二族”又派生出黄帝氏族,居于天水,后东徙,居于姬水,再经正宁入居桥山。黄帝与炎帝八世孙榆罔东徙,后经战争,黄帝由个河北涿鹿南入新郑,榆罔率残部退入随州,再过湖南酃县。该地炎帝陵修建较早,为榆罔陵;宝鸣炎帝陵修建较晚,系炎帝陵;随州炎帝遗迹为烈山氏柱族遗珠黄帝陵在桥山,新郑为其迁都地,郑州炎黄大庙象征炎黄融合。黄河、长江流域的炎黄遗迹和传说正是后世天下共尊始祖的标志。

关 键 词:有熊  有娇  炎帝  共工    黄帝  榆罔  迁徙  融合  炎帝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