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中苏走向分裂的理论化诠释:一种建构主义视点
引用本文:胡瑞涛.对中苏走向分裂的理论化诠释:一种建构主义视点[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4-16,53.
作者姓名:胡瑞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走向破裂,其中原因既有现实主义方面的,也有双方不同的观念建构的。就建构的因素而言,中国对苏联主要有两种认同:建国后前十年为"兄弟"、"老大哥";60年代末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这一变化是由二者对利益的不同认同造成的。中国重在以"革命性"的观念原则划分敌友,而苏联重在以"物质利益"分亲论疏,这两种不同的利益认同路线导致双方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期望,分裂最终不可避免。

关 键 词:中苏关系  分裂  建构主义
文章编号:1673-0755(2005)01-0014-03
修稿时间:2004年11月27

Formulating the China's Factors of Sino-Soviet Split in a Constructivism Field of Vision
HU,Rui-tao.Formulating the China''s Factors of Sino-Soviet Split in a Constructivism Field of Vision[J].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5,6(1):14-16,53.
Authors:HU  Rui-tao
Abstract:
Keywords:Sino-Soviet relations  split  constructivis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