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意识作为"我对我环境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认识论革命
引用本文:张义修.意识作为"我对我环境的关系"意味着什么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认识论革命[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1):42-48.
作者姓名:张义修
作者单位: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对象化’与‘物化’概念辨析与当代意义研究”(18CZX002);
摘    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意识作为“我对我环境的关系”等论述具有认识论革命意义。马克思阐述了意识所受的三重物质制约,打破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自足性假设,重置了认识论问题的前提:彻底的认识论必须基于社会历史基础。作为意识的对象,“Umgebung(环境)”总是意识周遭(um-)之给予(geben),而意识的过程也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与对象建立“关系(Verh?ltnis)”,这种能力随着实践发展而进步。意识与实践并不是相互独立地构成两种关系,而是构成同一种关系的不同侧面,马克思由此超越了直观主义反映论对虚幻意识的外在批判,透过意识形态的虚幻性解析实践关系的狭隘性。

关 键 词:马克思  认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意识  关系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