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阐释的权利:董仲舒释经方法论要--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下)
引用本文:李洲良.阐释的权利:董仲舒释经方法论要--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下)[J].北方论丛,2006(2):4-7.
作者姓名:李洲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4BZW016
摘    要:董氏释经方法论是以“《春秋》无达辞”作为逻辑前提的。深察名号多用“形训”、“声训”、“义训”的训诂学方法加以阐释,其目的是以“天意”为依托,发挥以“名号”褒贬政治的权威性;推究辞指则从言意关系的角度加以阐释,其中尤以“见其指,不任其辞”,追求“辞”外之“指”为特色为关键,它构成了董氏经学阐释学的基本特点,即将《公羊传》形下的归纳作为他形上演绎的前提,层层推演,最后得出一个言外之“指”。从而完成了由《春秋》之义到《公羊》之义再到董氏之义的嬗变,并在方法论上与道家的“得意忘言”说有相通之处。

关 键 词: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  释经方法
文章编号:1000-3541(2006)02-0004-04
收稿时间:2005-09-08
修稿时间:2005年9月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