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产·底层写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底层写作
引用本文:凌建英,赵琦.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产·底层写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底层写作[J].学习与探索,2008(6).
作者姓名:凌建英  赵琦
作者单位:1. 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同,037009;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2. 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同,03700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电子媒介时代文化经典的美育研究"成果之一,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更多地表现为艺术生产的形态,民间文艺是其典型的形态.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不平衡规律"并结合中国当今的现实,分析其发展轨迹,探寻其保护的良好路径,这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表现.与打工一族相比,传承民族之根的民间艺人更是底层之底层,文学家应该用文学大旗"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生产  底层写作  和谐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