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易传》:中国诗学中意象论的哲学源起 |
| |
作者姓名: | 郭潇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
| |
摘 要: | 《老子》与《易传》是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也是中国诗学中意象理论的哲学起点。在意象营构的心理机制方面,《老子》崇尚返观内视的理性直观,《易传》强调外部"观取"的感性直观,而凡直观都关联审美想象。在意象营构的符号机制方面,两者都涉及了中国意象理论的基本命题,即"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大象"不为名言所订制,"辞"却是"易象"符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形成了辞象互动以尽意的局面。而无论"言不尽意"抑或"言中事隐",两种"象"都具有"以少总多"的特征。在"象"的价值论方面,两者有求"虚静"与尽人事的分歧。而两种"象"所蕴蓄的创造力,决定了中国诗学审美意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风格,即生机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
关 键 词: | 象 《老子》 《易传》 哲学起点 诗学影响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