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水平与类型——以浙江省9个近郊村落为例
引用本文:卢福营.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水平与类型——以浙江省9个近郊村落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25.
作者姓名:卢福营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政治与社会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近郊村落的边缘化问题研究”(111BSH057)。
摘    要:城镇化实质就是农村社会转变为城镇社会的综合性社会变迁过程.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是城市扩张的表现和结果,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具有独特内涵和特殊意义.通过对浙江省9个近郊村落的调查,描述了近郊村落的城镇化过程及其被边缘化的现象,初步分析了近郊村落的城镇化水平与类型,提出近郊村落城镇化水平需要依据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水平、入居环境的城镇化程度、居民身份的转变情况、基层管理的转换状况、社会保障的享有水平等核心指标进行度量.比较而言,不同近郊村落的城镇化进展与水平呈现出一系列共同性,但也存在着众多差异.近郊村落的城镇化在特定意义上就是“去农化”和“趋城化”2个方面的结合,根据“去农化”和“趋城化”的状况,城镇化进程中的近郊村落可以分为“脱离农业的村庄”和“留存乡村因子的城镇社区”2种类型.

关 键 词:近郊村落  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类型  边缘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