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化的过渡与文学的新生——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复杂意义
引用本文:贺仲明,蔡杨淇.文化的过渡与文学的新生——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复杂意义[J].人文杂志,2022(6):59-66.
作者姓名:贺仲明  蔡杨淇
作者单位:1. 暨南大学中文系;2. 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19ZDA273);
摘    要:茅盾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从多个层面反映“五四”前后新旧文化的过渡,表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时代特征。在《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文学形式上,茅盾尝试突破以往的创作模式,回归到小说艺术、自身成长经历和传统文化价值观,表现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风格。但在这部作品中,茅盾也面临艺术自我的回归与时代创作要求之间的冲突,导致该作品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新旧文化过渡等问题时存在艺术上的失衡。

关 键 词: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  文化过渡  文学新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