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音之谓乐“解”——以先秦儒学为视野
引用本文:金银润.德音之谓乐“解”——以先秦儒学为视野[J].学术论坛,2011,34(6).
作者姓名:金银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在儒学的视野中,乐不同于一般的声、音,乃有德之音.乐的精神内核在于“生生”之“和”,其基础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完美的和谐在“无声之乐”的境界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然而,“无声之乐”并非心灵的虚无飘渺的念想与妄测.因此,并不是虚无的彼岸图景,而是实存于人的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的生命历程之中.通过个体生命的道德实践,“无声之乐”内化于主体的生命本质力量之中,修成儒家所追岽的理想人格.实践、人格与境界已然组合成“生生不息”的“圆融和合”的生命整体.

关 键 词:    无声之乐  理想人格  道德实践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