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教育与农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引用本文:董磊明.现代教育与农村青少年的文化认同[J].人文杂志,2010(3).
作者姓名:董磊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    要:在农村社会日益丧失文化主体性的今天,面临着现代国民教育、市场经济、现代传媒等强势因素的全面形塑,农村青少年已完全接受了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建构起他们对"现代"、"发达"、"城市文明"的想象与憧憬,对"传统"、"落后"、"乡村社会"的厌倦与背弃.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成长,同时也导致了三个方面的后果:一是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崩塌;二是农村社区的认同下降,农村社会的迅速解组与衰败;三是农民"城市梦"破灭后将处于"拔根"的困苦之中.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必将加剧中国在文化认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困境.针对此,教育的内容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增强对农村青少年传统文化、乡土认同的教育.如此,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农村社区的整合与维系;有利于农民,尤其农村青少年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会因此而更加平缓、稳健.

关 键 词:现代教育  农村青少年  文化认同  主体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