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润率的下降
引用本文:吉尔曼,郭家麟,陈彪如.利润率的下降[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1).
作者姓名:吉尔曼  郭家麟  陈彪如
摘    要:马克思从 C V S=C'这一公式引伸出来三个比率,即资本有机构成 C/V,剩余价值率S/V 和利润率 S/(C V),然后他从这三个比率演绎出利润率随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下降的理论。在这里发生三个问题:(一)技术进步是否一定意味着不变资本较可变资本增加得快;(二)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剩余价值率是否仍保持不变;(三)如果剩余价值率长期保持不变,那末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引起的生产巨大发展,大部分利益必定是工人阶级享有了,这岂不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理论相矛盾吗?作者认为,1849~1939年美国制造业的统计资料不能证明马克思的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规律。这种情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马克思的公式不能概括和反映生产技术的强大发展和非生产费用的不断增长。如果把传统的公式加以修正,使其能够表现这些情况,则规律所要求的发展趋势就会重新出现了。关于第三个问题,作者认为,马克思从来不曾提出无产阶级长期贫困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德国修正主义者强加给他的,马克思的虔诚信徒也把他从来不曾表述过的东西作为他的理论。但是,主张无产阶级长期贫困化等于否定技术进步会增加每人-时的产量,从而增加每小时的工资,同时也否定工人们可以通过工会的强大力量来提高工资。然而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正确性恰在于大众消费的增加,而非他们所臆断的无产阶级长期贫困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