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性翅膀的律动——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诗歌《荒原》的文体特征
引用本文:杨志忠.诗性翅膀的律动——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诗歌《荒原》的文体特征[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66-69.
作者姓名:杨志忠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    要: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诗歌《荒原》,以颠覆性的诗歌语言表达着知识分子在痛苦中挣扎和寻求出路的努力。该诗意象错乱繁杂,语句形式违背一般诗作规范,但是,作者通过三种艺术手法——意象结构之动势、艺术变形和音乐化处理,创造出"无形"中有形、"散乱"中有序的节奏感;词与词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以诗性语言构成律动的翅膀,产生分合有致、动静相宜的美感。

关 键 词: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诗歌《荒原》  文体特征  意象结构  艺术变形  音乐化处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