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恶”是什么-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引用本文:刘飞.“恶”是什么-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58-61.
作者姓名:刘飞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875
摘    要: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都把善分为两个层次:幸福是最高的、真正的善;其他的事物则因作为实现幸福的手段而成为第二类的善。对于至善他们都认为是没有恶与之相对应的,恶只是与第二类的具体善相对应,恶也就都是具体的、存在于现实中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现至善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德性,德性就是第二类的善,因此,恶就是与德性相对应的人的品质。这样,他实际上表明了,行为以及每人的善恶实际上都在于自己,恶要由行为者自己负责。

关 键 词:至善  具体的善    德性
文章编号:1001-8182(2007)05-0058-04
修稿时间:2007年7月1日

The Concept of "Evil" from Plato to Aristotle
Liu Fei.The Concept of "Evil" from Plato to Aristotle[J].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2007,29(5):58-61.
Authors:Liu F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