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结构特征及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引用本文:孙平军,卢铭沁,王亚辉,曹乃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结构特征及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西北人口,2024(1):113-126.
作者姓名:孙平军  卢铭沁  王亚辉  曹乃刚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 西南大学陆海新通道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典型区域收缩城市多维识别及其响应模式研究:以东北地区和成渝地区为例”(21XJC790010);;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科研专项基金“基于语境关联的城市收缩机理与响应模式研究”(SWU2209223);
摘    要:人口结构演变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明晰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了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结构特征,利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将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结构因素统一纳入“内外交互作用”框架分析并优化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人口结构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人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城乡结构与规模等属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且围绕“双核心”地区呈带状分布,重庆地区男女性别比普遍高于四川地区,主要与地区产业结构相关,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以及城镇化率大幅提升,且空间上围绕“双核心”地区呈明显“核心-外围”特征。(2)人口具有自我发展的生产性及空间分布的流动性,表征为源于内部结构变化的自然增长和源于外部环境影响的机械增长,是地方化与区域化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以及人口结构内部因素使区域人口“流”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引致的人口流动和机械增长作用更明显,而人口自我生产性的下降负向影响着人口的空间分布。(3)人口...

关 键 词:人口结构  老龄化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