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爱情祭坛上的供品--潘金莲与海丝特语言和形象的比较
引用本文:苏雅勤.爱情祭坛上的供品--潘金莲与海丝特语言和形象的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03(4):115-118.
作者姓名:苏雅勤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29
摘    要:本文从这两个文学人物的语言入手,剖析她们的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其形象特征,认为潘金莲的邪恶、海丝特·白兰的善良与她们的不同的感情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揭示女性内心世界并且找寻女性道路的探索,一中一外的<金瓶梅>和<红字>,一正一反,前者用现实的笔触铺叙,表明象潘金莲这样的女性不能去爱,因为她不具备被爱的资格;后者用浪漫的设想展现,海丝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终于彻底洗刷了自身的罪恶,赢得了被爱的资质,作者不约而同地表现了他们对女性的关注以及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思想局限.

关 键 词:爱情  语言  善良
文章编号:1003-3637(2003)04-0115-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