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兼谈罗贯中处理虚实的艺术性
引用本文:王万岭.《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兼谈罗贯中处理虚实的艺术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作者姓名:王万岭
摘    要:关于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虚实问题,自清乾隆年间章学诚提出“七实三虚”之说后,后之学者尽皆附而信之,由于鲁迅先生也赞成章学诚的说法,研究和评论《三国演义》的都依据此说,久而久之,人们对“七实三虚”之说就信而无疑了.其实,《三国演义》并非‘吃实三虚”.今见《三国演义》的最早版本是嘉靖本.这个本子共24卷。分为240则,后人合成120回.为了将章学诚的“七实王虚”说法闹个水落石出,我们最近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次统计.全书共写了参与当时活动的、有名有姓的人物1075个,其中姓名见于《三国志》“纪”、“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