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引用本文:胡作友,胡晓娟,李而闻.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J].学术界,2013(3).
作者姓名:胡作友  胡晓娟  李而闻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系2012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重点项目,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378)的研究成果
摘    要: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吸收和借鉴了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和读者反应论等众多理论的精髓,最突出的贡献是颠覆了解构主义框架下的传统翻译观,对传统翻译理论是一次叛逆和革命.该理论近年来引起中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虽然在接受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该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思考传统翻译理论的合理性,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

关 键 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中国  接受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