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深层意蕴
引用本文:黄悦.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深层意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121-126.
作者姓名:黄悦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如果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1936年的“两个口号”论争,可以发现,在论争中由冯雪峰拟稿的鲁迅的几篇文章中,冯雪峰与鲁迅二人所隐含的不同意指。这些文本既反映了冯雪峰由反“左”亦反“右”到反“左”而不提反“右”的策略性调整,同时也蕴含着鲁迅对于中国左翼文化和文学运动的深层焦虑。这一焦虑集中在什么是左翼立场的问题上。鲁迅始终注意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鸣鞭主义”的愤怒抨击,强调将左翼运动中的“人民大众”立场作为其党派立场的最终指向。

关 键 词:"两个口号"  文本共享  左翼  立场
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4-0121-06
修稿时间:2006年4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