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毛泽东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同”理想
引用本文:王君.毛泽东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同”理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14-17.
作者姓名:王君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人吏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w2011-060)
摘    要:对于"大同"理想的推崇,是毛泽东晚年在"古为今用"问题上的失误之一。究其原因,既可追溯到毛泽东早年的"新村"空想,更在于误把农民平均主义的"糟粕"认作"精华"。教训是深刻的:其一,对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其二,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

关 键 词:大同  毛泽东  农民平均主义  新村  评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