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可"诗意栖居"的德意志语言之家——保尔·策兰诗集《语言栅栏》之诠释
引用本文:吴建广.不可"诗意栖居"的德意志语言之家——保尔·策兰诗集《语言栅栏》之诠释[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
作者姓名:吴建广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211"三期重点建设项目
摘    要:流亡巴黎的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是20世纪欧洲乃至西方世界的重要抒情诗人.1959年出版的诗集<语言栅栏>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他以碎裂的语言形态展示恋母和死亡的恒常主题,并全面侵入到句法、韵律和诗学形式之中.诗文碎裂性则根源于那场人性灾难,是诗人内在破裂的诗学外化,是眷恋母亲的禁忌与省略,它摧毁了自歌德、荷尔德林、里尔克以来德意志诗歌语言的流畅性、和谐性与整全性,拆毁了海德格尔形上学筑建的语言之家,使之成为不可诗意栖居的一片废墟.策兰诗文晦涩难懂令德国学者束手无策,却又释者如云.寻章摘句的"提纲挈领"式诠释方法失去了解释策兰诗文的功能,本文从恋母和死亡主题出发,分析诗学语言的碎裂形式,对<指望>、<雪床>和<轨堤,路边,荒场,瓦砾>等三首诗进行周详整体的文本诠释,力图破译难以破解的绝对隐喻和图像密码.

关 键 词:语言栅栏  语言碎片  恋母  生与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