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祭祀风俗流变论
引用本文:张琪亚.先秦祭祀风俗流变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88-92.
作者姓名:张琪亚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摘    要:殷周以来,国君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祭祀祖先的场所,身为"天子"的君王成为天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普天之下只有通过君王才能受到天帝的恩惠.民众于是失去了祭祀天帝、直接同天帝沟通的权力.为寻求精神寄托,民间祭祀就以"心理补偿"的方式大量出现.殷周以前所有的祭祀活动和殷周至汉之间的非宫廷祭典,以及汉以后的"庶民传统宗教"的所有祭祀,另外连同身处山势高峻、交通闭塞的古老民族的某一部落或某一支系一直沿氏民族社会的祭祀活动,为民间祭祀的分野.

关 键 词:民间祭祀  宫廷与民间  形式分化
文章编号:1002-3887(2003)04-0088-05
修稿时间:2003年3月1日

On the Confines of Folk Sacrifi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