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费孝通与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之争探微——兼论顾颉刚的“古史”观念
引用本文:李政君.费孝通与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之争探微——兼论顾颉刚的“古史”观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4(1):122-130.
作者姓名:李政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3VLS022);
摘    要:围绕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费孝通先后提出过两次质疑。第一次质疑是学界所熟知的1939年的争论。这次争论的分歧主要在“民族”的界定标准上:顾颉刚以中华民族为参照对象,更看重主观上的认同意识;费孝通并没有正面讨论中华民族问题,而是立足于西方社会人类学知识,强调不同群体在文化、语言、体质方面的差异性。后来,当费孝通正面讨论中华民族问题时,则接受了顾颉刚的基本观点。第二次质疑是1993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与“古史辨”在思路上存在没有解开的矛盾。这次质疑的关键在于费孝通认定顾颉刚“没有重视一切思想在当时必然有它发生的历史背景”,但事实上,立足于“伪史的出现即是真史的反映”这一观念分析中国古史的“层累造成”,正是顾颉刚考辨古史的特点。所以,第二次质疑更多属于费孝通对顾颉刚古史观念的误解。“古史辨”破坏的是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或前现代叙事,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则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中华民族现代叙事的起点,二者之间并不存在解不开的矛盾。

关 键 词:顾颉刚  费孝通  中华民族共同体  古史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