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罗汝芳、李贽为例
引用本文:姚文永.从《大学》“格物”、“致知”的阐释看泰州学派的演进——以王艮、罗汝芳、李贽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47-150.
作者姓名:姚文永
作者单位:1.运城学院 政法系, 山西 运城 044000
基金项目: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2011GX1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2YJC770065)
摘    要:儒家经典《大学》本为《小戴礼记》中的第42篇,是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本的先秦儒家典籍。自从朱熹《大学》改本的出现和定型,此后数百年间,人们阅读《大学》时,一直受其影响。明代王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学》的不断解读而逻辑不断缜密的过程,也是对《大学》核心概念诠释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泰州学派的发展尤具有代表性,从王艮的“淮南格物”之说发展到李贽的“童心”说,既是对阳明先天预设之“良知”的不断消化的过程,也是对“良知”系统不断重建的必然;把“良知”先天预设还原到后天实践的演进,既是消融和降低“良知”动态性的过程,也标志着阳明心学的终结。

关 键 词:《大学》    泰州学派    格物致知
收稿时间:2011/4/2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