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晚明学者刘邦采对“致良知”学说的发挥
引用本文:任大援.晚明学者刘邦采对“致良知”学说的发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作者姓名:任大援
摘    要:明代心学大师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学说,风靡晚明思想界,其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构成了晚明思想史的重要内容。顾炎武说:“以一人而易天下,其风流至于百余年之久,古有之矣,……其在于今,则王伯安(即王守仁)之良知是矣。”(《日知录》卷18)研究思想史上的这段内容,对于深入把握晚明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了解晚明社会思潮与明末清初进步社会思潮的关系,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仅通过刘邦采对“致良知”学说的发挥,略窥晚明学术思想之一斑。刘邦采,字君亮,号师泉,明吉安府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其生卒年不可详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