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康有为人道主义哲学体系的完成与终结
摘    要:<正> 1879年—1895年,康有为在《内外篇》和《实理公法全书》等著作中,以西学的平等、博爱和民主的观念批判宋明理学,并为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哲学奠定了新的人性论基础.1895年—1898年,在《万木草堂口说》、《春秋董氏学》、《礼运注》、《日本变政考》等著作中,康氏的人道主义哲学吸收了进化论而开始从人性论渗入自然观和历史观,人道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而初具规模(参阅拙作《康有为人道主义哲学研究(1879—1898)》《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戊戌变法后,康氏流亡海外,1901—1902年,他定居印度大古岭,有充裕的时间和安定的环境整理他的思想,人道主义哲学从宇宙观、历史观和大同观三个主要方面得到系统的论证.就他本人理论思维发展而言,他在1898—1902年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达到了他所能做到的努力的顶点;就所产生的社会功能而言,则功过参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