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学笔法、考古学与历史哲学:福柯作者观与主体观之内在矛盾及成因探析
引用本文:郑鹏.文学笔法、考古学与历史哲学:福柯作者观与主体观之内在矛盾及成因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3-60.
作者姓名:郑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福柯文学思想研究”(18BWW008);
摘    要:福柯论著中的某些论断,有时会呈现前后乖违的状态,比如不同时期对作者内涵的具体判定。不仅如此,甚至在同一文章中出现了创始性作者和功能性作者的矛盾。福柯作者观的这种矛盾,源自其主体观的内在矛盾。语言和主体,以及话语与作者、人与认识型之间的根本关系,福柯的断言未能始终如一,而是不断出现犹疑和转折。这一切,与福柯写作时跳荡多变、旨意难解的文学笔法直接相关,亦与其同时持守的考古学方法论难脱干系。但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其思考的历史哲学立场。文学笔法追求语言技巧大于意义传达,考古学摒弃明晰连续的线性序列、转向四下弥散的空间状态,这两者造成了福柯作者及主体论说中不同论断并存的表层状况。历史哲学则放弃了超越性的总体存在,只认同历史性的存在,是福柯所论何以为此的深层根源。

关 键 词:福柯  作者  主体  文学  历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