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能“套解”马克思主义?——基于几组概念内涵的分析
引用本文:王国敏,;王增智.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能“套解”马克思主义?——基于几组概念内涵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4(6):15-20.
作者姓名:王国敏  ;王增智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2012年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ztzx201201);四川大学“985工程”社会公正与公共危机控制研究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建设专项课题:“20世纪2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HNSK(B)12-5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迅速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能够批判地继承生成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生成新文化。这一历史进程本身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要么在形式上,要么在内容上,要么在思维方式上,抑或三者,总应有些牵连。因为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批判继承,若没有"中介"是不可想象。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概念"套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概念,不仅是早期的一种解读范式,即使在今天的解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正是这种"套解"的成立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

关 键 词: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亲和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