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治维新和政党认识——日本近代史上政党的“部分性”和公共性·爱国主义的矛盾
引用本文:[日]真边将之 著,袁甲幸 译.明治维新和政党认识——日本近代史上政党的“部分性”和公共性·爱国主义的矛盾[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3):70-77.
作者姓名:[日]真边将之 著  袁甲幸 译
作者单位:真边将之,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院教授(日本东京); 袁甲幸,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生(日本东京)。
摘    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政党认识,具体而言,通过分析“爱国公党”的成立过程和其党名中所包含的意义,来说明明治维新时期注重公议舆论的思想,给日本之后的政党认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幕府统治时期严禁结党营私,即便到了明治初期,“党派”一词仍带有浓重的负面色彩,世人也对党派持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爱国公党将结党这一行为,与明治维新时期广为渗透的公议舆论思想相关联,强调其自身的公共性和爱国主义的性格,来打消世人的疑念。然而在西方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党具有“部分性”,起着调整各方利益的作用。但受爱国公党影响,在近代日本,人们强调政党应具有公共性和国家性,否定其“部分性”。这样的政党认识同时也成为了近代日本政党发展的一大桎梏。 

关 键 词:明治维新    政党    爱国公党    国会    公共性  
收稿时间:2019-01-23
修稿时间:2019-05-15
点击此处可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