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与官书制度(下)——孔子对书籍传播的历史贡献
引用本文:刘光裕.孔子与官书制度(下)——孔子对书籍传播的历史贡献[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1.
作者姓名:刘光裕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孔子将六种官府典籍作为私学教材,结果演变为六种民间之书,这是古代对官书制度的首次重要叛离;他给弟子讲学又开民间著述之先河,从而为结束官书制度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在官书制度下,源于孔子讲经而产生的各种经学传记,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包括孔子在内的任何个人的著作,只能是一家之学的集体著作。通过官书与汉以来书籍的比较,可以看出,孔子将经义"口授"弟子而不录为文字,以及经学传记经长期"师徒相传"后演变为一家之学集体著作,究其原因,都是受同一客观因素——官书三特征影响制约的必然产物。以官书制度为历史背景,考察孔子与官书制度之间存在的既接受又叛离、既继承又变革的复杂关系。以出版学观点诠释孔子所作所为,着重考察书籍尚未公众传播对文化活动的影响,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或可为重新认识诸子以至先秦学术提供一个新途径与新思路。

关 键 词:孔子  官书三特征  公众传播  作者不署名

Confucius and Official Book System( Ⅱ) : Confuciu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Book Dissemin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