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中国现代小说的“场所”空间——以巴金为中心兼及鲁迅、茅盾等的考察
引用本文:邓艮,古周洋.论中国现代小说的“场所”空间——以巴金为中心兼及鲁迅、茅盾等的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9-55.
作者姓名:邓艮  古周洋
作者单位:1.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2. 重庆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主体分化研究”(21YJAZH067);
摘    要:中国现代作家对酒楼、旅馆、机场、公馆、堂屋、厢房、天井、花园、出租屋、车站、渡轮等场所的频繁书写,编织着生活其中的人们俗世的日常生活空间,又生成着文学内外人们的精神空间。考察这些场所的活动与关系,可以洞察现代知识分子从身体到心灵的颤动与嬗变,也可以通幽出入其间的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态样貌。巴金笔下的公馆、厢房、堂屋、天井、花园、马房、筒子楼等更多体现的是“场所”的身份归宿与认同感,虽不乏现代的焦虑与紧张,但与传统文化关联较多。中国现代小说对一个个场所空间的呈现,无论是巴金、沈从文等朝向传统与过去,还是鲁迅、茅盾等面向当下与未来,无不隐含了一种现代性的乡愁。

关 键 词:中国现代小说  场所  巴金  现代性的乡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