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20年代苏联“专家治国运动”研究
引用本文:樊玉红,万长松.20世纪20年代苏联“专家治国运动”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
作者姓名:樊玉红  万长松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贸学院;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ZX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9YJA720030)
摘    要:20世纪20年代"专家治国运动"在苏联的兴起主要缘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在当时能够胜任这一任务的只能是来自旧政权的资产阶级技术专家,"新经济政策"为提高知识分子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地位提供了可能。帕尔钦斯基和恩格迈尔是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为了能让工程师在国家恢复和建设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最终在苏联实现专家治国的目标殚精竭虑。"专家治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局对技术专家的不信任,一系列冤假错案不仅导致国家建设人才匮乏,也使苏联工业化走了不少弯路。如何客观认识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和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苏联"专家治国运动"的兴衰为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

关 键 词:苏联  彼得·帕尔钦斯基  专家治国论  技术哲学

Study on the Technocratic Movement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20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