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产业升级的两类比例及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
引用本文:宋秀娟,刘刚.产业升级的两类比例及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J].齐鲁学刊,2013(5).
作者姓名:宋秀娟  刘刚
作者单位:1. 曲阜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276826
2. 曲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日照,2768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产业升级战略研究”,“产业文化与‘中国制造’融合发展研究”,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升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横向产业国际分工、自主创新与‘中国制造’升级”
摘    要:产业升级研究围绕"产业结构比例"和"要素—产出"比例展开。虽然经济学基础理论中罕有"产业升级"术语,但是产业升级在数量上的两类结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却是经济学基础理论所讨论的热点。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对于两类比例关系的研究,局限于"完全伸缩性"和"完全固定"的极端情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提供一个基于"有限伸缩性"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但是缺乏细致的理论架构。明晰产业升级的经济学基础,需要对上述理论进行有效的综合。

关 键 词:产业升级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有限伸缩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