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为“文化实践冶的网络民族志———研究者的视角与阐释
引用本文:孙信茹,王东林.作为“文化实践冶的网络民族志———研究者的视角与阐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4):102-111.
作者姓名:孙信茹  王东林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基金项目:201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微信与都市流动人口社会关系建构”(项目编号:17BXW058)、云南大学一流大学科研基地(传播与社会发展)建设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让人类学家的“田野”不再局限于固有“方位”和实体空间,而逐步拓展至网络虚拟空间。 在网络空间中,研究者不仅是网络文化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更是对社区和研究对象做出积极贡献的“创造者”。 作者以自己的田野经验和个案研究为例,将网络民族志视作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共同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这样的研究视角和以往网络民族志相关研究较为不同。 同时,研究双方于网络空间中的“共在”,使得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参与度及个人情感投注等方面都发生变化。 由此,作者提出,在网络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作为观察者和文化创造者的双重身份得到凸显。 此外,网络民族志中的田野更具“流动性”,民族志文本的写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通过该研究,作者认为,从研究者的视角深入剖解和讨论,不仅在于了解网络对研究过程所带来的影响,还在于把握研究者如何面对网络世界,如何阐述自己。 而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这样的研究思路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思网络空间赋予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关 键 词:网络民族志    研究者    文化实践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