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学诠释的政治伦理路向及其反思
引用本文:王金凤.儒学诠释的政治伦理路向及其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0-23.
作者姓名:王金凤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价值综合研究”(2010JDXM0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考诸儒学文献,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独特的景观:对观念或思想予以政治、伦理化的理解与诠释几乎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陈述.我们知道,儒学的诠释并不存在西方诠释学系统中的方法论预设,但它也有自身所侧重的原则,即不脱离个人体悟地描述人、物或事态,在诠释过程中更多地依赖诠释对象与诠释主体之间的关联而非诠释对象本来的面目.依照这样的原则,传统儒家对治国、平天下等政治参与的一贯诉求,以及"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1]、"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为归宿"2]的特点都会成为影响儒家诠释思想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儒学的诠释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自觉、主动地契合政治制度需要与社会伦理要求,外现出政治伦理化的诠释路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