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歌形式的"立"与"破":传统文体构建意义与现代艺术创新诉求
引用本文:黎志敏.诗歌形式的"立"与"破":传统文体构建意义与现代艺术创新诉求[J].广东社会科学,2022(2):181-188.
作者姓名:黎志敏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由’的法则——英美现代诗歌形式研究”(项目号14BWW052)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诗歌的形式特征是其音乐性特征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体现。传统诗歌确立形式规范的最大意义在于“文体构建”,即将诗歌和其他文体区别开来,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从而为诗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初,由庞德发起的意象主义运动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规范,为诗人赋予了更多的创作自由,以便创造出更为优秀的诗歌作品。事实证明,现代诗歌的自由形式依然能够创造出诗性的音乐美,而且是与传统不同的、比传统更为丰富的音乐美。不过,尽管现代诗歌突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规范,然而它根本上还是在传统诗歌所开创的“诗歌”这一文体领域存在并进行创新的。

关 键 词:诗歌形式  传统  现代  文体构建  创新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