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张资平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1920-1927)
引用本文:陈红旗.张资平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1920-1927)[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0-56.
作者姓名:陈红旗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张资平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客籍作家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发难与演进(1927-1937)”
摘    要:张资平在1920至1927年间的读书经历和创作情况表明,他与通俗文学之间有着真切的联系,他在作品中一直显在或潜在地吸纳和彰显通俗文学的某些趣味,并揉之以一定的现代视域。张资平喜欢在小说中运用"多角恋爱"的叙事模式,其原因在于:他深受客家山歌中求爱/思恋等叙事模式的影响;推崇自然主义作家以科学方法解剖人类心理和生理的笔法;同时,也是为了迎合读者的世俗趣味。

关 键 词:张资平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  多角恋爱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